主页 > 餐饮资讯 > 行业资讯 >

龟甲万:在不吃酱油的美国,如何赚了70多年?

2025-02-05

故事要从1956年的那个夜晚说起。

那是美国大选的最后关头,全美几百万家庭守在电视机前,屏息等待大选结果的揭晓。这时,电视画面突然被打断,一则黑白动画广告播了出来:简单的人物形象,配上朗朗上口的音乐,“Kikkoman, Kikkoman Soy Sauce”(龟甲万,龟甲万酱油)在屏幕上反复出现。对于大部分美国观众来说,这个广告显得非常突兀,毕竟“酱油”这个调味品在当时的美国市场几乎无人问津。

 

龟甲万:在不吃酱油的美国,如何赚了70多年?

 

在美国大选结果当天,龟甲万投放的电视动画广告

图片来源:龟甲万官网

这是龟甲万进入美国市场的第一步,也是他们首次尝试在美国投放广告。这条广告选择在大选期间播放,不仅是因为收视率高,还因为龟甲万大胆赌上了整年的广告预算。虽然看起来有些疯狂,但这个策略成功了。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第一次听说了“Kikkoman”这个名字,酱油这个概念也慢慢植入了他们的脑海中。

然而,龟甲万进入美国的故事,远不止这次广告投放那么简单。

在不吃酱油的美国人身上,龟甲万却赚了70多年的钱,怎么做到的?

01 逆境中的机会

1950年代的日本,酱油市场正经历严重萎缩。龟甲万85%的收入依赖酱油,而国内酱油市场上的激烈价格战使得企业步履维艰。出于无奈,龟甲万的管理层决定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,寻找新的增长点。与其去相对容易接受亚洲调味品的东南亚市场,他们却选择了看似最不可能成功的美国——一个以甜食为主、不吃酱油的国家。

 

龟甲万:在不吃酱油的美国,如何赚了70多年?

 

茂木友三郎

图片来源:龟甲万官网

这个大胆的决定,背后少不了茂木友三郎的推动。茂木友三郎是龟甲万的第十代社长,彼时他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MBA。通过与美国人的日常接触,他敏锐地发现,虽然美国人对酱油一无所知,但这个市场却潜藏着巨大的机会。一方面,美国的亚洲移民数量正在增长,另一方面,随着日本料理逐渐进入美国的餐饮业,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接触到亚洲菜肴。

“美国人接受了盐和胡椒,那为什么不可能接受酱油呢?”茂木友三郎心中满怀信心。他认为,酱油可以成为美国市场的一片蓝海,而他的目标是让每个美国家庭都备上一瓶龟甲万酱油。

02 为美国胃口量身定做的酱油

 

龟甲万:在不吃酱油的美国,如何赚了70多年?

 

关于龟甲万Teriyaki Sauce的报道

图片来源:龟甲万官网

不过,想让美国人接受酱油并不容易。在1950年代,美国消费者对酱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。有人形容它像“有气味的墨水”,还有人说“这东西太可怕了”。龟甲万很快意识到,如果想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,必须对产品进行本土化改造。

当时,美国人摄入的盐分在下降,但对甜味的需求却在上升。为了适应美国人的口味,龟甲万不仅降低了酱油的咸度,还适度增加了甜味。这样一来,龟甲万的酱油比传统的日本酱油口感更加适合美国人的餐桌。

此外,龟甲万还推出了一款为烧烤量身定做的照烧酱——“Teriyaki Sauce”。通过在酱油中加入菠萝汁等美国人喜欢的甜味元素,这款照烧酱迅速征服了美国消费者。1962年,龟甲万的照烧酱在美国市场大获成功,成为了烧烤时的必备调味品。照烧酱不仅成为美国餐桌上的新宠,“Teriyaki”这个词甚至被收入了美国的韦氏词典。

03 试吃推广,手把手教美国人用酱油

仅仅有好产品还不够,龟甲万知道必须让美国消费者亲自体验酱油的美味。在早期推广过程中,龟甲万派遣员工到超市举办试吃活动。他们在现场烤制酱牛肉,用龟甲万酱油调味,然后分发给顾客试吃。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效果显著,很多人试吃后当场购买。

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,龟甲万还与美国的美食专家合作,设计出一系列与美国本土食材相结合的菜谱。1963年,龟甲万出版了《照烧与寿司:精选72种食谱》一书,书中推荐了用龟甲万酱油烹制的各种美食。这些食谱迅速打动了美国主妇们的心,她们发现,原来酱油不仅仅能用于日料,还可以用于烧烤、炖菜甚至沙拉调味。

龟甲万还大力推广电视广告。在大选广告的成功之后,他们继续在黄金时段播出广告,让“万能调味品”的概念深入人心。当时,龟甲万还提出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广告语——“All-purpose seasoning”(万能调味料)。这一广告语直观地向美国消费者展示了酱油的多功能性,让他们明白,酱油可以适用于各种菜肴,不再局限于日本料理。

04 建立本土生产线:扎根美国市场

龟甲万的美国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。虽然广告和推广活动为品牌打下了知名度,但高昂的运输成本和进口关税让产品的利润微乎其微。为了降低成本,1973年,龟甲万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起了第一座酱油生产工厂。这不仅极大降低了龟甲万的运营成本,也使得产品可以更迅速地进入美国各大超市,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。

到1990年代,龟甲万的美国市场已经十分稳固,甚至成为了美国家庭日常餐桌上的常备调味品。据统计,到1996年,照烧酱在美国商超渠道的销量已经占到了龟甲万酱油产品总销量的80%。龟甲万在美国的成功,也让它有底气将这一经验复制到其他海外市场。

05 七十年后的龟甲万:从无名到常青

龟甲万进入美国市场已经70多年。2023年,龟甲万在北美市场的年营收达到了3385亿日元,几乎是日本市场的两倍。如今,龟甲万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保持在60%左右,成为了北美最大的酱油供应商。曾经那个被认为不可能的市场,如今已成为龟甲万的全球最大市场。

龟甲万的成功不仅是一次商业奇迹,更是一段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旅程。从最初面对“不吃酱油”的美国人,龟甲万通过大胆的市场决策、对产品的本土化改造和巧妙的营销策略,逐步改变了美国人的饮食习惯。今天,提到“Soy Sauce”,美国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“Kikkoman”。

龟甲万的故事告诉我们,成功的秘诀在于勇敢地迈出第一步,敢于创新,并坚持不懈地适应市场需求。面对挑战,他们不仅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,更把一个小小的调味品做成了美国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相关标签: 酱油 调味品 龟甲万

展开全部